2025年湛江市文化科技卫生“三下乡”主场活动暨广东省“三下乡”系列活动举办
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,全面落实省委“1310”部署和省科协“十大”重点工作要求,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。4月24日,由湛江市科学技术协会、中共湛江市委宣传部、市教育局、市科技局、市卫生健康局等21家单位联合主办,湛江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承办的2025年湛江市文化科技卫生“三下乡”主场活动暨广东省“三下乡”系列活动在湛江市第十七中学正式启动。
会议强调,文化、科技、卫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,“三下乡”活动不仅是贯彻落实党的决策部署、服务民生福祉的务实举措,更是激发基层活力、凝聚社会共识的重要平台。要将“三下乡”打造成为“常下乡、常在乡”的长效机制,持续推动优质资源向基层倾斜、向群众聚焦,助力湛江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和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。
会议指出,湛江市在文化惠民与科技赋能领域多点发力,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。文化层面,通过创新开展“四季村晚”、戏曲普法、文艺巡演等特色活动,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,让文化之花绽放在乡村沃土,有效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,厚植文明乡风根基。科技领域,湛江市深耕基层服务创新,构建起立体化科技服务网络:选派科技特派员化身“田间智囊团”,实现农业技术指导从理论到实践的精准落地;深耕科技小院建设,搭建“产学研用”实训平台,通过“田间课堂”培育新型职业农民,推动农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田间的转化。健康方面,湛江市创新“党建+互联网+新村医”服务模式,以党建引领为核心,依托数字化手段打破地域限制,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至基层。通过定期开展巡回义诊、推广中医适宜技术等特色疗法,不仅提升了乡村医生的诊疗水平,更织密基层医疗服务网络,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、高效的医疗服务。
活动现场宣读了《关于公布第五届广东省全民科学素质大赛(湛江赛区)优秀组织单位及获奖名单的通知》,并为相关单位代表颁发奖牌,表彰先进典型,激励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工程。
活动注重资源整合、形式创新与服务实效,搭建起服务基层、惠及群众的综合性科普平台。现场设置近500平方米的“科普集市”,汇聚红树林生态保护、古法造纸技艺、智能机器人展示、食品药品安全、VR虚拟体验、中医药文化互动等30余个特色展项,涵盖科技创新、生态环保、传统文化、健康医疗等多个领域,互动热烈、科普氛围浓厚。
湛江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长期深耕基层一线,致力于打通农业科技推广“最后一公里”,在服务“三农”方面形成了一套“科技接地气、服务零距离”的特色模式。协会依托科技小院、科技志愿服务队等平台,积极组织农技人员深入村镇、走进农户,围绕农业种养技术、病虫害防控、种业创新等重点领域开展科技培训与技术指导,切实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农民增收的实效。
本次“三下乡”活动聚焦“送文化、送科技、送健康”核心宗旨,通过省市优质科普资源整合配送、实用科技成果展示、贴心卫生服务供给,构建起服务师生的立体化科普平台。活动不仅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,更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,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注入新动能,真正成为凝聚社会共识、传递民生温暖的精神盛宴。
用户登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