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 首页 >基层科协>佛山>南海区>详细内容

2025年佛山市南海区科普教育基地交流会举行

2025-04-09 来源:佛山市南海区科协 【字体:
阅读:

4月2日,佛山市南海区召开2025年科普教育基地交流会,为新一批市、区级科普教育基地授牌,涵盖氢能、中医药、无人机等特色领域。会议提出年内力争全区科普基地总数突破100家,并部署深化“文旅+科普”融合发展方向。

南海区已构建“国家-省-市-区”四级科普阵地网,拥有科普教育基地89家(其中国家级2家、省级19家),占全市总量超三成。总建筑面积超65万平方米,专职科普人员1383名,年接待量超100万人次。打造氢能科普馆、中医药文化研学基地等标杆项目,推动科普与区域产业深度融合。例如北京同仁堂佛山基地,融合中医药体验、研学旅游等业态,年接待超1万人次;推出清洁能源、数字影视等8条科普研学线路,运用VR、5D影院等科技手段,亲子活动满意度达90%以上。计划引入元宇宙、AI交互等技术,打造沉浸式科普场景,推动季华实验室、仙湖实验室等科创平台资源科普化,促进前沿科技成果普惠市民。

会上,南海区向新一批科普教育基地颁发牌匾,包括2025-2027年南海区科普教育基地48家和2024-2028年佛山市科普教育基地29家。省科协科普部部长吴仕高作《科普法》专题讲座,深入解读了新时代科普工作要求,为南海科普基地的规范化建设提供政策指导。佛山市科协党组成员、副主席陈锋登表示,南海以创新驱动激发科普活力、以协同联动凝聚科普合力、以法治思维夯实科普根基。

佛山市南海区科协将继续推进科普教育基地向高质量发展,一是发动企事业单位申报更高层次基地,年内总数突破100家。二是丰富科普活动形式,完善宣传与报名渠道,提升研学质量;三是强化《科普法》落实,深化“创新驱动+协同联动”模式,夯实科普规范化基础。三是以“科普+文旅”融合为路径,正加速建设全国科普示范区,为科创强市战略注入基层活力。

分享到:
×

用户登录